國際海運費連續第八周走低,三大長程航線運價同比下跌,但行業內預期運價即將見底,3月海運費有望小幅反彈。
根據上海航交所3月3日發布的最新數據,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(SCFI)上周下跌15.6點至931.08點,周跌幅1.65%。不僅呈現八連跌,而且連續四周處于千點大關之下,不過跌幅較之前一周的2.87%明顯收斂,反映指標性的三大長程線運價跌勢也同步收斂。
上周,遠東到歐洲線國際海運費每TEU運價下跌17美元至865美元,跌幅1.93%,較之前一周跌幅3.08%收斂。遠東到美西線國際海運費每FEU運價下跌34美元至1200美元,跌幅2.76%,也較之前一周跌幅3.06%收斂。遠東到美東線國際海運費每FEU運價周跌70美元至2321美元,跌幅從4.21%縮小至2.93%。
另外,遠東到地中海線國際海運費每TEU運價下跌5美元至1600美元,跌幅0.31%,較之前一周跌幅1.7%明顯收斂。值得注意的是,亞洲線運價逆勢走揚,漲幅達14%。
業界人士指出,雖然終端消費市場仍在消化庫存,不過通脹見緩,今年市場的悲觀情緒逐漸緩和,再加上美國強勁的家庭和企業財務狀況,將有助于維持消費者和資本支出,以及貿易的增長。因此,預計國際海運費已趨近落底,不排除3月起有望見到運價小幅反彈的契機。
另外,最近正在舉行的海運界的重要會議——泛太平洋海事會議(TPM)是集運公司與貨主協商長約的傳統場合,而最新消息顯示,美國線運價雖然重挫,但集運公司卻無意讓步,長約運價僅比去年少三分之一,雖然合約期限由過去的年約變成季約,不過美國線年度長約跌幅比預期小,對于業界來說是一大利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