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中國海關總署發布了公告,為落實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部署,促進利用境外港口開展內貿貨物跨境運輸合作,中國海關總署決定,進一步拓展吉林省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范圍。
依據公告,允許在原有吉林省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范圍原有的基礎上,增加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(海參崴港)為內貿貨物跨境運輸中轉口岸,增加浙江省舟山甬舟集裝箱碼頭和嘉興乍浦港,為內貿貨物跨境運輸入境口岸。
新政于2023年6月1日起實施。
根據了解,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是指國內貿易貨物由我國關境內一口岸啟運,通過境外運至中國關境內另一口岸的運輸方式。
多年以來,海關總署一直對“北貨南運”難題非常關注,多次積極主動協調有關主管部門,對東北省份所提出的內貿貨物借道國際海域運輸的個案請示,予以支持和協助。充分考慮到運力短缺問題長期存在,海關總署還專門組織人員調查研究,研究建立長效機制,解決實際問題。
與此同時,為開辟合適的運輸路線,黑龍江省政府也積極組織有關部門和企業,赴俄羅斯濱海邊區考察出海運輸通道,并已就運輸線路及港口問題,和俄羅斯有關方面達成共識。
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,2023年一季度,中俄貿易額為538.46億美元,同比增長38.7%。其中,中國對俄出口240.74億美元,同比增長47.1%;進口297.72億美元,同比增長32.6%。
另外,2022年,中俄貿易增長29.3%,達到創紀錄的1902.71億美元。
<上一篇:今年4月我國汽車出口量同比增長840%!
>下一篇:中遠海運港口成功入股漢堡港集裝箱碼頭
此文關鍵詞 海參崴 海參崴港將成為我國內貿貨物跨境運輸中轉口岸